5月29日,香港證監會發佈消息稱,串謀正利控股股份進行虛假交易的三名被告人罪名成立,被定罪的人士分別為薛伊琪(女)、林穎琪(女)及譚焯衡(男)。
香港證監會稱,這是一宗組織極為嚴密及復雜的操縱市場案件,涉及操縱賬戶156個,用於維持正利股份的成交量,制造交投活躍假象。香港律政司及香港證監會進行瞭廣泛調查後提出刑事檢控,是首次有《證券及期貨條例》下的罪行在原訟法庭進行審訊。
正利控股股價操縱案新進展
據悉,香港證監會於2023年向5人啟動刑事法律程序,追究他們涉嫌在2016年操縱正利控股股價。案件於今年正式開審,原訟法庭在陪審團進行歷時22日審訊後,5月29日裁定正利控股股份操縱案罪名成立,涉及三名被告被羈押候判。法庭將案件押後至2024年6月17日判刑,三名被告申請保釋,但其申請被原訴訟法官駁回。
在提出刑事法律程序的同時,香港證監會已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相關規定針對多傢本地及海外公司和多名本地及海外個人展開法律程序,包括薛伊琪、林穎琪及譚焯衡,並取得臨時強制令凍結這些人的資產。
香港證監會的調查顯示,香港證監會於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期間發現薛伊琪、林穎琪及譚焯衡聯同何明軒、孫文及其他身份不詳的人士,串謀對正利控股進行一項復雜的操縱市場計劃。
香港證監會表示,何明軒、孫文兩人在2017、2023年離港,香港證監會2023年進一步取得逮捕手令,二人已被列入香港證監會網站上一欄內,香港證監會促請公眾舉報二人的行蹤。
據悉,上述有關人士串謀在他們所控制的156個證券賬戶之間進行操縱交易,使得正利控股的股價和成交額在2016年3月29日至2016年9月6日期間以人為方式飆升,隨後正利控股的股價在2016年9月7日大跌90%。5個月時間,從中獲利1.24億港元的非法利潤。
正利控股2016年3月29日——2016年9月8日走勢(圖片來源:Wind截圖,前復權)
2023年7月11日,香港證監局展開瞭對一群本地及海外投資者的法律程序,2023年7月15日,香港證監會獲得高等法院頒佈的臨時強制令繼續生效,以凍結由15個本地及海外實體持有的約1.249億港元資產,而這筆資產正是在此次股價操縱案中獲得的合計利潤。
香港證監會法規執行部執行董事魏弘福表示,“本案的結果傳達瞭一個強烈信息,申明損害香港證券市場的廉潔穩健及削弱投資大眾的信心的法律後果,同時亦彰顯瞭香港證監會向企圖通過濫用市場以謀取私利的違規者追究責任的決心。”
魏弘福續說:“成功對該等操縱者作出檢控,是證監會致力打擊本港操縱市場行為及其他形式的金融罪行的連串工作的最新成果。證監會已提升其調查能力,並將繼續充分運用其法定權力,以展開復雜而具影響力的執法行動。”
香港“造殼”“炒殼”曾盛行
而在港股市場,一直存在一批“造殼”“炒殼”的資本玩傢,他們一起操縱股價,制造活躍的流通量來吸引散戶註意,在有足夠的散戶入場後,莊傢就開始大舉“出貨”,獲利瞭結,從而引起股價暴跌。
資深港股專傢且擔任某港股公司董事職位的張利向記者表示,“在炒殼過程中,莊傢對於時間有著嚴格細致的規劃,交給哪個券商負責,何時推高股價,做高到多少價格,何時出貨都要提前佈局,因為這些都關乎成本。坐莊是需要成本維護的,比如交易手續費,如果按照港股成交額的3.81‰計算,假設1天成交額1億港元,則一天手續費38萬港元左右,一個月手續費就是836萬港元(22個交易日計算)。當然,如果股權集中度高,那麼坐莊成本就低,因為隻需要很少的貨就能將股價拉高,吸引散戶進場。”
“坐莊股價屢見不鮮,有些失當行為要查證其實非常困難。”一位參與過殼交易的當事人王藝偉向記者表示,“港股較為寬松的制度,對於擅於玩弄資本的金主們來說確實友好,這些造殼、炒殼行為都很隱蔽。比如,坐莊某隻股票,真實的控制人大多都是隱藏在層層關聯賬戶或企業背後,資金來源更不會被曝光,所以擅用財技的大股東,利用配股、供股等融資工具時,不會穿透到股票賬戶的實際控制人,這就是制度的漏洞。監管層可以修復制度漏洞,但不能因為打擊這些殼交易,而收起所有的融資工具,不允許他們借殼,不允許他們配股、供股等,這樣會損害到其他真正有需要的上市公司。”
香港證監會、港交所打擊股價操縱行為
為打擊“借殼”“炒殼”等股價操縱行為,2023年7月26日,港交所發佈《有關借殼上市及其他殼股活動等咨詢總結》,直指港股借殼上市盛行,投機炒殼行為已成為市場操控及內幕交易溫床。
此外,港交所還全方位打擊港股市場存在的“僵屍股”“老千股”“炒殼養殼”等頑疾。主板上市公司停牌需在18個月內、創業板上市公司停牌需在12個月內復牌,否則港交所有權予以除牌。
而港股股價坐莊如此盛行,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此前投資者可以在香港不同的券商開立多個賬戶,但由於缺乏身份披露,一旦股票出現異常,香港證監會很難及時確定違規交易指令或交易是否由同一投資者發出。比如,某隻股票的股價大幅上漲,看似是多傢不同的券商分別買入所致,但事實上因為股價操縱者故意在不同的證券公司開設瞭多個交易賬戶對敲買賣,隱藏行蹤,導致難以辨別。
2023年3月20日,香港投資者識別碼制度正式生效。該制度實際上就是港股實名制,目的就是打擊股價操縱。在香港投資者識別碼制度下,證券公司必須為每一位客戶編配唯一的券商客戶編碼,並與客戶的識別信息配對。包括身份證明文件上的全名,簽發國傢/地區或司法管轄區,類別及號碼、以向聯交所提交配對檔案。
根據香港投資者識別碼制度及香港的資料隱私法例(包括《個人資料(隱私)條例》),中介人須向個人客戶取得明示同意,以便向香港證監會及聯交所提交相關的客戶身份信息。有關信息會以加密方式存儲在數據資料庫內,而隻有香港證監會及聯交所的授權人員方可查詢。
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表示,推出投資者識別碼制度符合國際做法,各監管機構將能夠實時掌握證券買賣指令的投資者身份信息。這將大大增強市場監察能力,促進市場健康發展,提升投資者信心。
責編:萬健禕
校對:陶謙
證券借殼上市港元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