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吳琦 趙夢橋
自去年7月公募降費大幕正式拉開以來,基金行業從降低主動權益基金產品的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到降低交易傭金費率,再到規范基金銷售環節收費等,可以說,公募一直處在降費的路上。公募降費意義深遠,影響著每一個參與者,基金行業的工作方式甚至是行業價值觀都迎來瞭深刻的重塑。那麼,在降費實施後經營壓力增大的背景下,公募基金行業如今的狀況如何?
當前,降本增效已成為各傢公募基金公司內部的高頻詞匯。作為行業的中堅力量,基金經理也被降薪、限薪或陷入業績虧損而苦惱。對於大多數基金經理而言,在市場波動和降薪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反而倒逼他們認真審視投資的意義。
“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靜下心來思考,專註於投資,放棄浮躁回歸平靜。”這句話已經成為不少基金經理的共同心聲。在行業發展的關鍵階段,在公募基金經歷陣痛之際,能夠及時暴露問題並及早解決問題,必然會有力推動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降本增效成行業高頻詞
小到差旅報銷,大到上百萬元的合同,現在似乎每一傢公募機構都開始提倡“節衣縮食”。
華北一傢基金公司品牌負責人談到,今年公司管理層首次談到瞭涉及多部門間的工作是否有重復性勞動之嫌,讓她意識到降本增效的理念正在潛移默化影響行業的每一個人。
在這背後,則是降費潮下,行業發展進入陣痛期逐漸成為共識。據初步估算,以最新規模數據統計,近10傢公募機構的管理費收入預計比2023年底減少5億元以上,30傢左右機構管理費收入減少1億元以上。若不采取降本增效措施,基金公司盈虧平衡線將顯著提高,也就意味著,不少主打主動權益基金的公司凈利潤或出現腰斬甚至由盈轉虧的可能。
多傢公募基金人士對記者表示:“往年三四月份發年終獎,今年仍未發。”華東某中部公募人士則對記者表示,該公司去年發放的2023年年終獎較往年降瞭20%,因此對今年發放的年終獎並不作太高期待。
招聘方面,多數接受記者采訪的公募基金表示,崗位幾乎是一個蘿卜一個坑,除非有離職空缺,一般很少放出新職位。
上述華東公募人士稱,今年沒有開啟大面積招聘,往年3月份進入各大學校春招,但今年還沒有進學校。但社招方面,該公司旗下覆蓋的個別行業仍有崗位在招人。“傳統投研不會招聘,人工智能方面等創新業務仍在招人。”該公募人士表示,人事變動方面,截至今年3月底,該公司投研崗位近一年大約優化瞭10%的職工,“大部分是業績問題,還有一部分自願離職,或為瞭去更大的平臺”。
該公募人士介紹,中後臺部門的職工,如果考評不及格,比如C或D級別,往年的話都可以繼續留用或者換部門,但2023年年終考評如果是末尾,就得被優化。“在考核標準趨嚴的情況下,大傢都有瞭一定的危機感。”該公募基金人士稱,“某同事傢裡比較遠,因此通勤需要坐一個多小時的地鐵,以前每天下班是部門走得最早的,最近每天也都七八點才回傢。”
此外,降本增效的思路還倒逼公司提升效率。華南地區一位公募基金人士對記者表示,出差前,公司領導特別交代,今年公司預算有限,每筆錢都要花在刀刃上,一次出差能解決的事,盡量不要出差第二次。
多位公募人士表示,往常基金經理或研究員出差,打車是市內通行的常態,但這兩年打車費也開始限額。此外,差旅中的住宿費也被壓縮,舉例而言,某華東公募基金負責渠道的職工,往返上海和吉林選擇單日來回。“早晨6點的航班,凌晨3點多起床,當天如果把事情忙完,晚上就坐飛機回上海。”該人士表示。
基金經理正經歷調整期
降薪已經成為公募基金行業的普遍預期。不過,薪酬金額限制在多少才是合理,市場卻並無共識。
“我們的薪酬在公司是最低一檔,所以談不上限薪,限薪的人群或指向薪水較高的基金經理和公司高管。”滬上一位基金公司中後臺職員向記者解釋,基金經理群體目前面臨著較大壓力。
“如果對公募基金經理限薪過於嚴苛,這可能會對績優基金經理積極性產生較大影響。”一位基金高管對記者直言,優秀的人才團隊是基金公司最核心的競爭力。作為最為市場化的公募基金行業,隻有薪酬與貢獻成正比,才能激發人才的主觀能動性,並留住人才。該高管以管理50億元規模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為例,若其能夠做到年化6%的收益,則每年為投資者創造3億元財富增值,為公司帶來6000萬元管理費收入,如果年薪限制在100萬元,這相對於其貢獻來說,顯然是不夠的。
除瞭限薪、降薪預期產生的壓力,基金經理還面臨著業績壓力。華南某中型基金公司對記者表示:“自從公募基金降費以來,公司也開始瞭降本增效,在業績和裁員的壓力下,我們公司的一名權益總監明顯有點焦慮,本來他就經常加班,現在幾乎每天晚上都看報告。”據瞭解,該公司投研團隊中,個別不看好的賽道的研究團隊已被優化,集中力量和資源去做公司看好的賽道。
整體來看,基金經理當前都在經歷調整期的陣痛。一位基金評價人士告訴記者,市場上有3000多位基金經理,能夠經常被市場關註的基金經理僅有百餘人,大多數基金經理不被市場所關註。不少基金經理曾向記者透露所承擔的壓力,他們表示,盡管為投資傾註瞭全部時間和心血,卻也很難保證產品業績正收益。
除瞭擔憂業績,基金經理還在乎規模,業績和規模是基金經理自認為實現職業價值的重要參考。記者註意到,有出道不足3年、投資框架並不完善的基金經理很早就走入聚光燈下,打造人設,追求規模增長。不過,業績的滑落很快就給其當頭一棒,可謂是曇花一現。
也有基金經理在壓力面前,打算選擇離職。該基金經理成名於3年前,是百億規模基金經理之一,盡管其今年取得不錯業績,但是基金凈值歷史最高點停留在3年前,多數產品持有人賬戶仍處於虧損狀態,大起大落的業績曲線引發較多投資者投訴。不過,其管理產品近2年總體相對收益還可以排到市場前列。
對於大多數基金經理而言,則是默默無聞地專註於投資。一位年輕的基金經理此前向記者表示,自己並未趕上公募行業高速發展的紅利,擔任基金經理期間反而將自己較大比例收入投入到基金產品中,心情隨著市場波動而變得浮躁。市場波動造成個人資產縮水,同時還要面臨行業進入陣痛周期的焦慮。但近期他又表示,已經釋然,感謝市場波動讓他能夠認真審視投資的意義。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靜下心來思考,專註於投資,放棄浮躁,回歸平靜。
是挑戰亦是機遇
公募基金行業的發展並未因當下遇到的困難而止步不前。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財富管理行業仍在蓬勃發展,公募基金管理總規模歷史性首次邁過30萬億元大關,居民金融資產配置需求仍在日益增長。
滬上一位小型公募高管表示,主動權益基金降費直接將公司的盈虧平衡線提高瞭一個級別,公司經過多年努力剛剛實現盈虧平衡,現在又要面臨虧損境況。近年來,公募行業發展明顯承壓,小型機構要想“活下去”,愈發艱難。
“當下公募基金迎來的變革對大多數公司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華南一位基金公司高管表示,公司今年重新梳理瞭任務目標和戰略舉措,對整個投研團隊進行瞭一次大洗牌,在吸引優秀人才加入的同時,也淘汰瞭一些考核不達標的投研人員。
此前,在行業蓬勃發展、激流勇進之際,銷量、規模、業績往往最被關註,而發展中出現的問題被忽視。到瞭當下,公募基金新發遇冷,主動權益基金普遍陷入虧損,基金經理能力圈有限、基金產品同質化嚴重、投資策略趨同等一系列問題暴露在整個行業面前。
在行業發展的關鍵階段,能夠及時發現問題並及早解決問題,必然會有力推動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從記者調查來看,為應對基金降費、減少對明星基金經理的過度依賴,基金公司通過補強業務突圍短板、加強創新產品開發、開拓多元化銷售渠道、豐富投資服務內容等多種方式,彌補降費產生的經營缺口,維持盈利能力。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