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失準”與變臉,成為嚴監管的重中之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Choice金融終端梳理發現,5月21日—6月3日的近半個月內,近20傢公司因年報問題被出具警示函,因年報而被問詢的上市公司更是超80傢。
記者發現,未如期披露年報業績預告、年報業績預告嚴重“失準”成為出具年報警示函的主要原因;業績變臉,則成為出具年報問詢函的共同因素。
“與過去不同的是,對於營收、凈利潤中一項下滑比例超過50%的,或者凈利潤等雖有提升但持續虧損的,基本都會收到年報問詢函。而在往年,上市公司僅在業績下滑比例較高的情況下才會被問詢。”受訪人士告訴記者。
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看來,對業績預告“失準”和業績變臉的嚴監管,有助於督促上市公司樹立正確“上市觀”,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最大可能避免信息偏差對投資者的誤導,維護市場秩序,降低市場波動風險。從投資者角度而言,應當對近三年出現業績持續下滑,以及近一年營收、利潤等關鍵指標下滑比例達到50%以上的企業進行重點關註。同時,加強對公司經營能力和長期可投性的研判,謹慎投資。
近半個月超20傢公司收年報警示函
當前,監管對企業年報披露情況,尤其是年報業績變動情況的關註度明顯提高。
5月初,法定年報披露截止日的數日後,未能如期披露2023年年報的上市公司相繼被立案調查。隨後,針對上市公司年報的警示函、問詢函相繼發出,大量企業被監管點名。
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5月21日—6月3日,至少18傢公司因年報問題收下警示函,包括3傢新三板掛牌企業和15傢上市公司。其中,新三板掛牌企業是因未如期披露2023年年報。
上市公司中,除1傢因未如實披露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上市公司資金情況被罰外,其餘皆因業績問題。
細查因年報業績問題而被出具罰單的上市公司可以發現,具體原因又可分為兩大類:業績預告嚴重“失準”,大額虧損未發業績預告。
首先,聚焦業績預告嚴重“失準”。
上市公司業績預告與實際業績情況存在偏差合理嗎?在田軒看來,偏差具有一定的可接受波動區間,但若出現重大偏差,甚至因核算失誤導致盈虧扭轉的情況,則主觀故意的可能性較大。
從因業績預告“失準”而被出具警示函的上市公司來看,大多數為業績預告明顯優於實際業績。比如平治信息,其1月23日業績預告顯示歸母凈利潤盈利500萬元—700萬元,3月27日更正為虧損3500萬元—4000萬元,實際業績與後者接近。再比如棕櫚股份,其歸母凈利潤首次業績預告、業績更正、年報實際業績,一個比一個更差。
值得註意的是,因業績預告“失準”而被罰的上市公司並非皆為業績預告嚴重優於實際業績,倘若業績預告明顯低於實際業績,同樣可能被監管點名。
“業績預告失準向市場傳遞瞭偏差性甚至錯誤的信息,不利於投資者瞭解上市公司真實經營數據,進而誤導投資者的決策,在業績修正過程中又會進一步造成市場波動,加大市場風險,侵害投資者權益。”田軒如此評價業績預告嚴重“失準”的副作用,這也是上市公司業績預告顯著低於實際業績而被點名的主要原因。
田軒認為,監管高度關註業績預告準確性就是要從信息披露的第一時間保證財務數據的真實性、賬務處理的合理性,及時督促上市公司規范信息披露過程,完善內控機制,嚴格把控信息披露質量,最大可能避免信息偏差對投資者的誤導,維護市場秩序,降低市場波動風險。
其次,關註大額虧損未發業績預告情況。
相較於業績預告嚴重“失準”的上市公司,因大額虧損未發業績預告而被出具警示函的企業數量相對較少,5月21日以來共3傢,包括觀想科技、維康藥業、*ST銀江。
年報業績下滑幅度超50%企業被問詢
此番針對年報業績的嚴監管可謂多層次、全方位,除卻未如期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未如期披露年報業績預告、年報業績預告嚴重“失準”者被出具警示函。如果上市公司不存在上述問題,但營業收入、凈利潤等主要經營數據中的某一項下滑嚴重,將會收年報問詢函。
有機構人士告訴記者,過去,上市公司業績下滑比例很大時,才會被問詢。今年上市公司如果主要業績中的某一項降幅超過50%,即會收到年報問詢函。上市公司因業績變臉被問詢的概率大幅提升。
根據Choice金融終端數據,5月21日—6月3日期間,80餘傢上市公司因為2023年業績下滑被問詢,5月以來被問詢的企業數量更是超過260傢。
比如光智科技,其2023年歸母凈利潤虧損2.41億元,同比下降111.49%,連續兩年虧損;再比如領湃科技,其2023年營業收入同比縮水60.30%。兩傢企業均被要求說明業績表現不佳的相關原因。
監管高度關註上市公司業績下滑情況有何實質效果?田軒將其歸納為三點:首先,有助於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引導投資者堅定價值投資理念,認清公司業績狀況、經營情況,理性進行投資決策;其次,利好督促上市公司樹立正確“上市觀”,強化可持續發展信披要求,對公司發展進行長期謀劃,加強公司治理,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再者,通過強化業績披露監管,降低人為操作因素對市場秩序的幹預,能維護市場公平秩序,充分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值得註意的是,上市公司業績下滑不能一概而論,需要理性分析具體原因。
在田軒看來,如果業績下滑是出於外部環境、突發事件等短期因素影響,或出於公司戰略佈局調整考慮,則需進一步分析公司中長期業務佈局安排、研發投入、投資計劃等。倘若業績下滑原因在於公司業務缺乏市場競爭力,且長期發展佈局不佳,則投資者需采取謹慎投資的態度。
“從具體定量指標來看,應當重點關註近三年出現業績持續下滑,以及近一年營收、利潤等關鍵指標下滑比例達到50%以上的企業。對業績表現不佳、虧損的企業深入挖掘業績下滑的具體原因,加深對企業經營實際情況的瞭解,進而作出理性的投資決策。”田軒建議道。
機構新三板年報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