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胡華雄 王軍
在資本市場新“國九條”、證監會發佈《關於嚴格執行退市制度的意見》的大背景下,疊加年報季後因素,近段時間A股市場被實施風險警示的公司和退市公司數量均大幅增加,A股市場優勝劣汰出現加速趨勢。
有專傢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嚴格的退市制度下,後期A股市場將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資本市場有進有出,才能夠有效清除市場中的“害群之馬”,並為真正優質的上市公司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從而促進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風險警示和退市公司
近期大幅增加
隨著最嚴退市新規落地,退市標準更加嚴格,今年以來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ST)或退市風險警示(*ST)的公司數量相對去年同期明顯增加。
據Wind數據,截至6月4日,今年以來A股已有99傢上市公司因財務指標未達標或公司內部控制、持續經營存在問題,被實施風險警示(含*ST或ST),超過去年同期水平。具體來看,55傢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44傢公司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其中,多數公司是在2023年年報發佈後被實施風險警示,自4月29日以來,有83傢公司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或退市風險警示。
從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原因來看,多數觸及財務紅線。具體原因包括期末凈資產為負值、財務報告被審計機構出具非標審計意見,或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等。
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公司,多數因為最近一年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最近一年審計報告帶有“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的表述、因重大信息披露違法受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主要銀行賬號被凍結、公司被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資金等。
“新‘國九條’的出臺,對於這些公司的影響屬於制度制定的正常影響,因為制度就是要正本清源。造假、大股東占用資金等重大問題,這些在過去備受市場詬病。”天朗資產總經理陳建德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在風險警示之外,新“國九條”、退市新規等也在加速市場出清。
新“國九條”發佈的大背景之下,退市新規收緊瞭財務類退市指標,重點打擊財務造假和資金占用等惡性違法違規行為,瞄準“空殼僵屍”和“害群之馬”,加大出清力度。
在此背景下,市場生態也在發生變化,上市公司被實施風險警示後,公司股票被投資者拋售,甚至有的已連續22個交易日跌停。其中,有部分公司因5月6日以前的股價本身較低,在被*ST或者被ST後,股價接連下跌並連續跌破面值,由此提前鎖定瞭“1元退市”。
“A股市場上的退市指標主要還是在財務類退市方面,需要多年ST,才能走完退市流程,而即使如此,因為財務類指標限制,也會有不少上市公司在最後期限上進行財務類操作,使得最後一年指標符合標準,從而規避退市,這也導致瞭過去退市制度形同虛設,很難起到實際作用。”暢力資產董事長寶曉輝接受證券時報采訪時表示。
新一輪退市改革落地,退市標準得到進一步嚴格強制,對重大違法強制退市、財務類退市、交易類退市、規范類退市等四類退市指標優化完善。寶曉輝認為,退市新規落地後,將會對上市公司後續操作帶去指導性影響,鼓勵上市公司加強公司建設,增強盈利能力,給投資者更好的回報。
壓力之下
相關公司面臨考驗
自新“國九條”發佈後,代表風險警示股整體表現的ST板塊指數開啟新一輪跌勢,截至目前,仍未有明顯止跌跡象。另外,對於一些近期觸及強制退市標準的公司來說,跌勢則普遍更為猛烈。
總體來看,相關公司股票價格正在被市場選擇“用腳投票”。
銀泰證券策略分析師陳建華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從經營的角度看,被實施風險警示本身就表明上市公司自身在持續經營、財務狀況、公司治理等方面存在瑕疵,其將對上市公司聲譽、市場地位等產生作用,進而可能進一步沖擊上市公司經營;從融資的角度看,被風險警示的上市公司將面臨融資能力下降、融資成本上升等問題,同樣對公司現金流、經營活動等形成考驗。
面對這樣的情況,此類上市公司該如何應對,盡力減小或消除相關影響呢?如ST加加近日表示,公司2023年度內部控制被出具瞭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觸及《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9.8.1條(四)被實施瞭其他風險警示。公司已深切認識到該事項對公司造成的不利影響,目前相關方正在整改中,公司將進一步強化合規意識,完善內部控制體系,規范公司運行,防范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ST英飛拓表示,公司積極采取多項舉措,力爭盡快消除內控審計報告無法表示意見所涉事項及其影響。
不久前,*ST銀江董事長王騰發表瞭一份致全體股東的一封信,信中也提及內控問題,表示公司將重新審視內控體系,進行專項內控自查,進一步加強內控建設,提高持續規范運作能力及信息披露水平,落實整改責任人制度,確保內控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此外,還有一些公司采取諸如增持等其他措施。比如,ST瑞科近期披露公司股票被實施風險警示,在發佈上述風險警示公告的同時,公司還發佈瞭一份增持公告。
陳建德認為,上市公司應該從公司的長遠發展出發,或許需要仔細研讀新“國九條”的規定,參照制度要求,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公司整改,以嶄新的、清晰的新形象展現在資本市場中。
投資者保護亦不容忽視
新“國九條”推出後,加大退市監管力度,A股市場優勝劣汰有一定加速趨勢,相關規定預計也將對A股市場格局帶來長遠而深刻的影響。
陳建華認為,長期來看,嚴格的退市制度下,後期A股市場將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資本市場有進有出,才能夠有效清除市場中的“害群之馬”,並為真正優質的上市公司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從而促進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同時,加大退市監管,有利於上市公司形成優質優價的格局,前期炒小炒差的行為料將逐步減少,市場投資將趨於理性,有利於A股市場朝著成熟市場的方向發展。
值得註意的是,在上市公司被實施風險警示或退市過程中,一些投資者因“踩雷”而損失慘重,如何減少投資者因誤踩造成的損失,最大限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也成為市場關心的話題。
陳建華認為,從保護投資者利益的角度看,在基礎制度持續完善的背景下,更重要的在於推動各項制度的落地實施,在發行上市、上市公司持續監管、交易監管等各個環節有效貫徹已制定出臺的各項制度;同時監管應“長牙帶刺”,嚴厲打擊造假欺詐、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對於投資者而言,更多的是改變投資理念,避免盲目投資,堅持價值投資、理性投資、長期投資,分享上市公司成長帶來的收益。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