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5日,華泰證券2024年中期投資峰會在上海舉辦,主題是“改革·變局·新機”。券商中國記者在現場發現,投資者參會熱情較高,會場座無虛席,不少投資者站在過道聽會。
據瞭解,這兩天的會程由主論壇及16場行業分論壇組成,邀請約500傢上市公司進行閉門交流,吸引近3000名來自公募、私募、銀行、保險、上市公司的專業投資者及機構客戶報名參會。
總體而言,華泰證券認為,2024全年實際GDP增長在5%左右,名義增長前低後高。預計今年LPR仍將下調20個基點。看多A50資產,A股未來半年或存在較好機會。
中國市場投資性價比凸顯
本次策略會,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楊偉民,國傢信息中心原首席經濟師祝寶良,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傢全球戰略智庫國際政治研究部主任趙海,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阿拉伯語系主任、北京大學中東研究中心主任吳冰冰等宏觀研究專傢,圍繞全面深化改革、宏觀經濟政策、中美關系、中東變局、市場展望等熱點議題發表主旨演講。
華泰證券機構業務委員會主席梁紅在致辭中表示,當前改革預期重燃,政策調整持續釋放,資本市場生態重塑,中國市場的投資性價比優勢凸顯。投資者不斷尋找更加確定性的機會,政策發力邏輯正從制造業、出口鏈等外需端,轉向就業、增收等內需端,看好大消費潛在的重估空間。
她稱,今年以來,在經歷瞭春節前資本市場的劇烈調整後,中國投資者迎來瞭一輪久違的經濟數據和市場指數的回暖。消費需求出現部分改善跡象,出口鏈韌性十足,更重要的是新一輪房地產政策組合拳出臺,保交房、促需求、去庫存在供需兩端多箭齊發。
2024年上半年,全球資產配置再平衡的考量也讓海外資金再次關註中國,MSCI中國指數、港股持續修復。市場和經濟基本面的修復是否可以持續?這個問題的答案讓投資者重新關註改革這一重要議題。
她表示,重要會議即將召開,社會各界熱切期待中國推出一系列足以影響全局,且激發發展新動力的全局性、戰略性改革。寄望於改革者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推動新一輪改革紅利為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註入強勁的新動力,實實在在增加人民群眾改革的獲得感。
此外,本次峰會還設有16個行業分論壇,關註新質生產力、AI、大宗原材料、能源轉型、出海、低空經濟、大消費等宏觀的熱點和焦點行業。
預計今年LPR仍將下調20個基點
下半年宏觀展望中,最值得關註的點是什麼?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傢易峘認為,除瞭國際關系和改革等相關政策之外,市場下一階段的焦點將是盈利增長、即企業盈利。下半年經濟增長是否再超預期,邊際回升的資本市場熱度能否保持,主要需要觀察通脹指標是否回升,名義增長和企業現金流是否繼續修復。
鑒於估值修復反映的是極端的風險溢價被邊際修正,但增長及盈利是否能夠溫和回升是市場下一階段表現的重要基本面支撐。眾所周知,企業盈利和現金流和名義GDP增長是同步指標,而其中價格指標的波動往往大於實際GDP。更進一步,在產能利用率偏低成為市場的擔憂後,“實物工作量”的上升對投資者、尤其是對於產能利用率偏低的行業成瞭一把“雙刃劍”。
“預計地產成交量可能最早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趨近波動區間下限,明年成交量有望企穩。由此,地產投資需求和價格預期也可能在明年年中左右企穩”,她表示。
她稱,鑒於產出缺口仍未轉正、通脹指標仍低於趨勢水平,財政、貨幣政策均有進一步寬松的空間和動力。實際實現的中央+地方財政赤字率有望從去年的7%擴張至今年的8.5%。今年特別國債發行前置,為下半年再度加碼財政寬松提供瞭空間。節奏上,5月後財政擴張有望加速。貨幣政策方面,預計今年LPR仍將下調20個基點,同時準備金率有望結構性、持續下調,為銀行降低負債端成本。此外,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尤其再貸款、特殊流動性工具等有望繼續擴容,以支撐基礎貨幣增長及協助化解金融風險。
債市尚未看到趨勢性變化
當前經濟數據修復、政策預期企穩,資產配置的主線是什麼?
華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總量研究負責人、固收首席張繼強表示,下半年新舊動能轉換依然是最大背景,資產荒的本質還未改變,供求、估值或不及上半年,債市尚未看到趨勢性變化。短期對央行提示長端利率風險有敬畏,或更註重賠率。中期觀察地產等政策效果,美聯儲降息等如果打開貨幣政策空間,再次期待“小機會”。
他稱,債市呈現出品種利率化、機構工具化、定價錨失靈等特征。短端制約在於DR,長端制約在央行態度,但配置壓力仍大,上下空間都有限,擾動不少。策略上品種選擇+票息+適度杠桿占優,在利率慢漲、快跌中把握長端交易機會,繼續挖掘轉債個券,信用下沉性價比弱。收益率波幅小且頻繁情況下,應對與耐心或重於判斷,重現2016年底的概率較低。
他認為,從幾大傳統指標看,目前債市杠桿中性、久期偏高、利差和股債性價比都處於歷史極值,債市擁擠度處在偏高水平。不過關鍵還是要看實體投資回報率、融資需求和流動性等是否出現拐點,下半年強大的欠配壓力尋找窪地的狀況難改。從風險偏好角度看,下半年有幾大關註點:一是重要會議改革力度如何,二是權益市場盈利拐點何時出現,三是美國大選等事件擾動。
看多A50資產
當前宏觀和中觀層面都存在哪些預期差,二級市場對應哪些投資主線?
華泰證券研究所策略首席王以稱,當前市場存在地產、供給、資金籌碼三大主要矛盾,前兩者需時間驗證,但A股估值或已計入相對充分的底部預期,市場重心上移的判斷不變。
配置上,當前市場最大的結構性預期差在於對部分資產穿越周期的能力認知不足:一類是以A50為代表的產業巨頭,一類是以傢電/食飲等為代表的消費龍頭,2023年以來地產投資深度調整,憑借公司質地的提升,上述資產ROE中樞高度穩健,成長為宏觀波動中的“定力”資產,但市場仍以ROE下行思維定價,這隱含瞭可觀的風險溢價下修空間。
在他看來,南向資金成為上半年港股資金面的主要增量,在港股市場中的持倉和交易占比提升斜率加快。拆解驅動南向資金凈流入的因素,發現AH溢價或為南向凈流入的錨:高AH溢價意味著港股相對A股具備更高的性價比,高AH溢價吸引南向資金持續加倉港股。
4月底以來,在政策/基本面/海外流動性等多重利好因素共振下,AH溢價快速收斂至136點位附近,亦驅動南向資金凈流入放緩。當前AH溢價處於歷史均值以上,“收斂”或是AH溢價今年的關鍵詞。截至今年年底,AH溢價預計收斂至138一線,此背景下南向資金凈流入“有韌性,但可能不再是亮點”,預計下半年南向資金對於典型消費賽道及紅利板塊呈現“啞鈴型”配置。
A股未來半年或存在較好機會
從量化角度來看,全球下半年投資主線有哪些?
華泰證券研究所金融工程首席林曉明表示,全球股票資產與商品資產目前處於上行周期,全球股票盈利與經濟景氣情況也正在上行,風險資產的上漲背後有經濟基本面的支撐。但同時海外二次通脹風險也會增加,以美國為代表的歐美國傢長端利率的下行可能並不順暢。如果海外二次通脹風險逐漸走高,也有助於國內企業收入的提升和經濟名義增長率的提升。
國內股票資產目前處於低盈利增速低利率的環境,海外二次通脹風險若到來,更有利於國內股票資產的表現,未來國內外股票市場的差異或許會逐漸收斂。A股未來半年或存在較好的投資機會,關註順周期和必需消費行業。
康波周期下行期,哪類投資風格更易受到市場青睞?他稱,2023年以來,全球康波周期下行特征愈發明顯,過去20年的很多投資經驗在2023年以來均不成立,具備更強確定性的短久期風格可能更受市場青睞。在資產內部而言,以確定性為核心的投資風格在未來可能會成為主流。
在全球康波周期下行期,由於面臨多種約束,有可能促使全球經濟走向高通脹、高利率、高名義增長的情景。對於海外債券市場而言,在高通脹、高利率、高名義增長的環境下,短債能夠獲得穩定的高票息收益,短債投資性價比會優於長債。全球股票市場估值擴張難度較大,市場可能更偏好盈利更清晰的行業和板塊,處於成熟期的行業可能優於處於成長期的行業。特別是與實物商品關聯度較高、盈利對商品價格較為敏感的行業可能表現更強。綜合而言,市場或更傾向於追求確定性的短久期資產。
校對:李凌鋒
宏觀經濟證券A50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