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的辦公室,合適的椅子,準點坐在多屏電腦前,開盤前靜心冥想,默默地思考著今天的交易計劃……這或許是多數職業交易員的生活常態,但董建剛卻與之不同。一年中,董建剛有半數時光沉浸於山水之樂,駕駛房車暢遊全國各地,亦或是陪伴傢人共度歡樂時光。他坦言,從事期貨交易的初衷是為瞭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在期貨市場中我已經摸爬滾打10餘年,如今終於構建起瞭屬於自己的‘落地交易系統’,隻需在體系框架內,堅定不移地執行策略,便可穩步前行。”
一波三折的交易經歷
在涉足期貨領域之前,董建剛曾協助傢族經營飼料生意,涉及豆粕等農產品,這讓他對商業運作有瞭全面而深入的瞭解。2012年,他接觸到期貨交易。
起初,董建剛以較小的本金謹慎“試水”期貨,幸運的是,較少的本金在很短的時間內快速增值,這波成功的操作讓董建剛信心倍增。然而,期貨市場有句老話:“靠運氣賺的錢最終會靠實力虧回去。”不久之後,董建剛因市場波動和決策失誤再度陷入虧損。
“雖然虧瞭,但我認為這仍是個值得長期經營的‘生意’。”於是,董建剛與幾位朋友攜手滿懷信心地踏入期貨領域。然而,好景不長,他再度遭受沉重打擊。“面對賬戶的大幅虧損,平倉那一刻我心如刀絞,隨後整整三天,我的腦子如同被迷霧籠罩,一片混沌,什麼都想不起來。”他回憶說。
經歷巨大的挫敗之後,董建剛與朋友們商議決定前往鄭州學習交易技術。他花費一年多的時間專心學習,試圖努力提升交易能力,然而效果並不理想。此時的董建剛心情十分低落,他選擇在傢“閉關”,暫時遠離市場。
一次偶然的機會,董建剛在老傢認識瞭一位做期貨交易的老師,老師送他一本小冊子。“最初,我對老師講的並不感興趣,甚至將老師送的小冊子用來墊桌子。然而,在一次無聊翻看時我發現其中的內容簡單而實用,於是主動聯系老師,踏上瞭拜師之路,並重新投入到期貨交易的學習中。”他說。
入瞭師門後,董建剛開始鉆研價差理論,在合約價差間尋找低成本的投資機會。“2014年大宗商品市場價格普遍處於低位,我們利用價差理論,在焦煤、焦炭、豆粕、菜粕等品種上取得瞭較大的投資回報。”
然而,隨著收益快速增長,董建剛的自信心開始膨脹。“資金越來越多,心態飄瞭,結果賺的錢又虧回去瞭。”
再度的失敗讓董建剛深陷迷茫與無助之中。“人性的脆弱在困境中暴露無遺,我背負瞭沉重的心理負擔,這種低迷的狀態持續瞭兩三年之久。”董建剛說。
後來,老師的鼓勵和幫助讓董建剛重拾信心,董建剛決定化繁為簡,從頭開始。
董建剛開始深入記錄和剖析每次交易失敗的原因,力求客觀公正地看待問題。他認識到,交易的內核其實就是“低買高賣”,規律在交易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比如雞蛋,它有季節性規律,產供銷情況是真實存在的,不受個人意志影響,預測市場固然存在難度,但遵循規律卻是正確的選擇,我們能做的就是尊重市場規律。”
意識到這點以後,董建剛的交易越來越順,但是心裡依舊不踏實。“總是擔心賺到的錢再虧回去,基於這一點,我開始打造自己的交易系統。經歷過屢次失敗之後,我深刻地體會到資金管理的重要性,有效的資金管理對於成功交易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董建剛說。
構建 “落地交易體系”
董建剛逐步構建起自己的“落地交易體系”,核心包括三個方面:第一,要有效解決交易中的回撤問題,關鍵在於資金管理。隻有當對某一商品有充分理解和把握時,才進場交易。第二,利用市場波動來盈利,通過網格交易策略,在價格波動中靈活買賣,即使整體價格未出現明顯上漲,依然能夠實現盈利。在被套時不必被動等待,而是可以通過時間的積累逐步回本,同時可以通過期權策略在無交易機會時獲得可觀的收益。第三,止盈問題同樣至關重要。在盈利達到一定程度時及時平倉,鎖定收益,避免過度貪婪導致的虧損。
董建剛認為,期貨交易的核心在於精細而深入的資金管理。然而,大多數人對資金管理存在認識誤區,往往將其簡單地等同於倉位的分配。
“實際上,判斷倉位是否過重,不能單純地依據一個固定的百分比,比如30%或50%。更重要的是,需要考慮賬戶的總資金量,以及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例如,1000萬元賬戶10%的倉位與10萬元賬戶10%的倉位,其風險含義是截然不同的。”他表示,科學的資金管理,並非簡單地設定一個倉位比例,而應綜合考量個人情況、市場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等。此外,這一方案需要在實際操作中反復實踐和調整,以確保其始終符合個人的交易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
下單前要考慮“容錯率”
期貨交易是一條孤獨之路,許多交易者渴望從一些前輩身上汲取寶貴的經驗和理念,以期能夠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挫折和誤區。在當下互聯網高度發達的時代,眾多視頻教程和在線課程也為期貨交易者提供瞭豐富的學習資源。然而,對交易員來說,被動跟隨、盲目跟單並不可取。董建剛表示,每個交易者的資金量和風險承受能力都有所不同,別人的交易策略可能並不適合你。“盲目跟單,尤其是在沒有充分評估自身容錯率的情況下,重倉甚至滿倉跟進,往往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風險。”
在董建剛看來,容錯率包含資金和心理兩個維度。“資金層面決定你能承受多大的損失;心理層面則決定你能夠在多大壓力下保持冷靜和理性。結合兩者進行考量,便是你真實的容錯率。當你將註意力聚焦於容錯率時,你才能真正開始深入思考並科學理解資金管理的重要性。你有1萬元、10萬元、100萬元,在客觀上和主觀上所承受的損失是完全不同的。”
董建剛認為,在下單前要先考慮自己的容錯率。“比如我現在有10萬元,能持有多少菜粕,目前菜粕的成本是多少,如果方向不一致,大概會回撤多少,我要算清楚,回撤多少我能承受得住,所有的交易都要在這個資金框架內運作。”
他認為,期貨交易的盈利周期可以是短期的、間歇性的,也可以是長期的,每個人對此的定義和看法並不相同。“無論是采用技術面交易還是其他方法,其本質都是基於概率學的決策過程。通過調整盈虧比、勝率等參數,以及結合基本面分析、預測模型、倉位管理等,我們試圖不斷優化交易系統,以實現長期穩定的盈利能力。然而,必須認識到,任何基於概率的交易方法都不可避免地會面臨止損錯誤。這些錯誤會不斷累積,交易者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研究如何確保盈利超過止損,然而這對普通散戶來說有很大難度。隻有把專註點放在資金、心理、低買高賣上,你才會獲得成功,而不要把精力放在對行情漲跌的判斷上。”
此外,董建剛表示,向優秀交易員學習的終極目的是為瞭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之路,不僅僅是方法,還包括邏輯、理念、心態建設等諸多方面。隻有先充分瞭解自己的實際情況,再以此為基礎摸索出與自己適配的交易方法和參數,才是交易悟道的開始。
專註一個品種
對於交易品種的選擇,董建剛認為,專註才是最重要的。期貨市場上的品種越來越豐富,但董建剛並不“眼饞”,他常年隻盯一個或兩個品種,比如今年就隻做瞭鐵礦石這一個品種。“真正深入參與並持續操作一個品種以後,你會逐步與這個品種建立起熟悉度和默契度。比如,這個品種每年的價格波動范圍,特別是當基本面沒有發生顯著變化時,它大致會如何波動。默契度一旦形成,相當於你掌握瞭打開盈利之門的密碼。”
此外,董建剛認為,資金分配的訓練也同樣重要。“在交易的過程中,我們不斷調整和磨合現貨、期貨與個人心理預期之間的關系,使三者能夠保持協調一致。其實,一段時間內,你能做好一個品種已經相當不錯瞭。我自己的做法是,除非市場到達一個階段,品種選擇變得有限,否則我會繼續在這個品種上操作。當市場處於高位時,我才會選擇自己熟悉的另一個品種,在其低位進行佈局。”
他表示,一些新進入市場的投資者,可以選擇那些價格波動相對較小的品種。這些品種價格從底部到頂部的距離不太大,例如鐵礦石波動在500至1000元/噸,豆粕、菜粕等也是如此。“這些品種可以讓你在逐步熟悉市場的過程中降低風險,更好地鍛煉交易技巧和心態。”
“除瞭技術派和基本面派,如果期貨市場有第三個門派,一定是資金管理派,我未來想做的就是,將其發揚光大。” 董建剛說。
*END*
責任編輯:張歡 主管:張海強
期貨農產品綜合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