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楊卓卿
化解融資平臺債務風險,有金融機構收到瞭窗口指導。
證券時報記者多方采訪獲悉,近期,多傢信托公司收到監管部門的窗口指導,明確地方平臺項目展業標準。
據悉,窗口指導的主要內容是,嚴格落實《關於金融支持融資平臺債務風險化解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3〕35號文,簡稱“35號文”),機構須通過“融資平臺查詢系統”查詢確認相關平臺是否列入監管名單。若在名單之內,不管作為融資主體或者擔保主體,相關債務隻減不增,降低高息非標融資。
對於上述信息,除瞭多位信托人士已經證實,數位銀行內部人士也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他們所在機構也在近期收到類似窗口指導,並自6月份起嚴格執行。
融資平臺查詢系統上線
證券時報記者瞭解到,為防范和化解融資平臺等地方債務風險,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國務院辦公廳於去年9月發佈35號文。該重要文件發佈之後,地方平臺融資領域已產生重大變革。
根據2023年10月發佈的《國務院關於金融工作情況的報告》,2023年第四季度以來,部委和地方兩個層面建立瞭金融支持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工作小組,制定化解融資平臺債務風險系列文件,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與重點地區融資平臺平等協商,依法合規、分類施策化解存量債務風險,嚴控融資平臺增量債務,完善常態化融資平臺金融債務統計監測機制,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融資平臺的風險監測。
證券時報記者在采訪中還獲悉,“融資平臺查詢系統”已於今年3月正式上線,並於近期向多傢機構開放權限。相關金融機構可通過該系統查詢融資平臺的相關情況,包括融資平臺是否在監管名單之中以及債項等信息,方便金融機構和融資平臺開展業務。
明確平臺項目展業標準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此次窗口指導有收緊政信業務尺度的意味,展業標準也得以明確。
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獲悉,部分信托公司5月份已收到瞭監管部門的窗口指導,此次窗口指導的要求是嚴格落實“35號文”,信托公司在展業中須通過“融資平臺查詢系統”查詢確認相關平臺是否列入監管名單。
一位機構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融資平臺數量和債務規模的壓降都以央行名單為依據,以2023年3月末的債務數據為基礎,如果融資平臺或其擔保平臺列入名單之中,融資額度隻能縮減不能增加。如果屬於高息融資,利率也需調降。”
上述人士還表示,目前地方國資背景的金融機構隻能查詢所屬轄區的平臺情況,有的信托公司通過股東方權限可查詢更大范圍的平臺情況。
此外,還有數位銀行內部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他們所在機構也在近期收到類似窗口指導。某大型商業銀行的一位人士坦承,“目前各大金融機構均在清理涉及隱性債務的項目,我行也在5月份收到窗口指導,於6月份開始執行。”
政信類項目空間被壓縮
近年來,隨著融資類信托額度一再壓降,以及房地產信托屢曝負面消息,政信類項目成為部分信托公司的發力重點。不過,行業觀察人士認為,該業務雖有一定的生存環境,但展業的空間正在被壓縮。
用益信托研究員喻智分析,一方面,在化債背景下,部分地區城投非標風險事件仍頻發,城投主體面臨的流動性壓力尚未系統性緩解,部分城投公司的融資需求依舊旺盛。非標融資產品對於城投公司的資質要求相對低,對資金使用的監管較松,因此非標信托業務仍有一定的存在基礎。另一方面,隨著化債進程推進,城投融資端在“遏增量、化存量”約束下步步收緊,疊加融資成本持續下行,城投領域的“資產荒”愈演愈烈,對政信類信托業務相對不利。
另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5月,基礎產業集合信托成立規模246.40億元,環比減少22.22%,其中投向江蘇省、陜西省和浙江省的信托資金規模分列前三,分別為74.11億元、28.09億元、17.76億元。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