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胡敏文
剛剛結束高考季,又到一年畢業時。據教育部數據,2024年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179萬人,同比增加21萬人,規模再創歷史新高。作為民生之本,就業問題始終備受重視。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在增加就業總量和改善就業結構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當前,我國制造業發展導向已發生較大變化,逐步從傳統的勞動密集型“制造”向更高階段的“智造”邁進。
作為微觀主體的企業,在轉型過程中,用人需求展現出不同以往的新變化。制造業上市公司是我國先進生產力的優秀代表,通過觀察其員工數量和結構的變化,一定程度上對用人需求可以起到管中窺豹的效果。透過制造業上市公司的人員結構變動,得以瞭解就業新形勢,以及背後所折射出的產業發展新動向。
逆勢增員至1500萬人
從世界范圍內的經驗看,隨著工業化進程推進,在人均收入達到一定水平後,制造業就業規模和占比在達到峰值後會呈現下降趨勢。在我國,第二產業也呈現這種趨勢,但是就制造業上市公司整體而言,人員需求並沒有下滑。
根據歷年年報披露的結果,我國制造業板塊上市公司(不含北交所,下同),2014年員工人數為891萬人,到2023年已增至1567萬人;其人員數量占A股上市公司員工總數的比重也從45.70%增至51.49%,吸納就業的能力不斷增強(圖1)。
究其原因,這固然離不開A股市場擴容的影響,但即便隻考慮單個上市公司的情況,人員擴張也是普遍現象。截至2024年5月底,在上市的3455傢制造業公司中,有七成相對於10年前或上市之初,實現瞭不同程度的人員擴張。
那麼,具體哪些行業創造就業比較多?
從就業總量來看,電子、汽車、電力設備、機械設備、醫藥生物等行業的上市公司就業人數均已超過百萬人,且10年間員工人數均增長瞭70%以上。相較之下,鋼鐵、煤炭行業的諸多企業,就業人員增長相對緩慢,個別甚至出現瞭負增長。
在員工超過10萬人的上市公司中,立訊精密2013年尚不足3萬人,2023年增至23萬人;比亞迪員工數量現已超過70萬人,比10年前增長瞭3倍以上;藍思科技、海爾智傢、美的集團等都實現瞭80%以上的人員增長。
“企業能夠成功上市說明具備更優的基礎條件,制造業上市公司在整個制造業行業中均處於領先水平。智能制造等新技術使用成本較高,往往僅能由上市企業采用,需要雇傭大量的員工來研發與應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馬瑞光說。
廣東用工規模遙遙領先
從增量到存量,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的吸納就業成績堪稱華麗。
數據顯示,2023年這三大城市群的制造業上市公司共有員工975萬人,提供的就業崗位占制造業上市公司整體的60%以上。作為全國經濟發達的重要地區,廣東省制造業上市公司以超過400萬人的員工人數遙遙領先,甚至超過瞭上海、江蘇、浙江三個省市的總和(圖2)。
就業,根植於經濟增長的內生規律。廣東對勞動力強吸引力背後,是珠三角強大的工業實力。根據廣東省工商聯去年7月披露的信息,在中國工業十強城市中,珠三角占據四席,包括深圳、廣州、佛山、東莞。珠三角九市規上工業總產值超過15萬億元,占全省超過八成。
“珠三角制造業已經形成瞭較為完善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涵蓋瞭從原材料到成品生產的各個環節。這種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的完善,降低瞭企業的生產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瞭企業的生產效率和市場競爭力,從而吸引瞭更多的企業入駐和擴大生產規模,進一步增加瞭就業機會。”陜西師范大學經濟地理學教授殷江濱說。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教授李小榮認為,這同樣離不開中央和地方政府對珠三角和長三角經濟帶給予的積極的政策支持和改革開放的措施。例如,特殊經濟區的設立、外商投資便利化政策、稅收優惠等,吸引瞭更多的投資和企業加入,進一步推動瞭經濟增長和就業機會的增加。
新增就業,看民營企業
公考熱、國企熱,是近年就業領域的熱門現象。但是對大多數人而言,民營企業才是最終的歸宿。2023年,在制造業上市公司吸納的1567萬員工中,有858萬人工作在民營企業,占到瞭總量的一半以上;而工作在央企和地方國企的員工人數為479萬,占總量的三成左右(圖3)。
民營企業在創造就業機會方面更有優勢。不考慮新上市公司影響,單從2013年及之前上市的制造業公司情況來看,10年間民營企業的員工總數由255萬人增至498萬人,新增就業243萬人;而央國企員工總數由382萬人增至456萬人,僅新增74萬人。
不僅如此,在10年人員增長超10倍的28傢制造業上市公司中,有21傢是民營企業,吸納就業能力遠超其他屬性的公司。
“民營企業通常更加靈活、創新,並能夠更快地適應市場需求變化。它們更容易擴大業務規模,增加投資和就業機會。”李小榮說。
殷江濱認為,政府對於民營企業的支持政策也是推動民營企業創造就業增量的重要因素。各級政府通過落實吸納就業補貼、社會保險補貼、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支持民營企業開發創造更多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崗位。同時,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改善和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民營企業的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寬,這也為民營企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提供瞭有力保障。
高學歷人才“進廠”
“人”是企業的第一資源,企業的競爭也是人才的競爭。
新形勢下,中國制造業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蛻變,不斷加快突破技術壁壘,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制造業已不再是大眾慣常以為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而是兼具瞭資本密集和技術密集的行業特點,決定瞭其價值的增值更加依賴於人才資源。新興產業的崛起、高科技制造業的發展,也正在吸引越來越多高學歷人才加入。
制造業上市公司年報的匯總數據顯示,目前其技術工人數量已經達到295萬人,占到員工總數的18.83%,比10年前增長瞭6個百分點。工程師紅利正在取代人口紅利,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動力。
與此同時,在制造業上市公司中,大專及以上的人員有692萬人,占到瞭總體的44%,而10年前這一比例僅為34%。
業內人士認為,轉型升級,改變的永遠是企業的人員配比結構,而不會單純地取代既有人員的工作。
北上廣深作為超一線城市,向來都是人才熱門的選擇,尤其是作為中國首都的北京,更是成為很多人夢想中的就業城市。從2023年的員工分佈來看,四大一線城市的上市公司,匯聚瞭制造業上市公司整體四成以上的博士和碩士研究生,三成以上的本科生(表1)。其中又以北京的高學歷人才占比最高。
對人才的重視同樣體現在研發支出上。根據2023年年報披露的結果,我國3455傢制造業上市公司合計研發支出為1.23萬億元,占總營收的比例達到瞭4.3%。而這一比例在2014年僅為1.8%。
薪酬遠超平均水平
在就業相關的統計數據中,平均工資無疑是最受關註的一項,它不僅關系著打工人的體面,而且和職業選擇有很大的關系。
在對“人”的管理中,績效考核與薪酬激勵是所有企業參與者共同關心的問題。一個有競爭力的薪酬體系不僅能幫助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和留住人才,還能在實現企業價值與發展的同時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高薪引才已成為公司企業普遍做法。
從上市公司的薪酬支出來看,制造業上市公司的待遇十分誘人,2023年人均年薪已達到17萬元。而去年我國規上企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9.81萬元,僅為制造業上市公司的六成左右。
一些企業出於吸引人才的考慮,紛紛提高招聘門檻,通過高薪資來招聘應屆生。在3455傢制造業上市公司中,有超過200傢人均年薪超過30萬元,其中濰柴動力、翱捷科技、瀾起科技、匯頂科技、紫光國微、海光信息等多傢公司的人均薪酬甚至超過瞭60萬元。例如比亞迪,除瞭實力強以外,在招聘上也是“誠薪誠意”。據網友分享,應屆985碩士平均年薪在20萬元左右。
不僅如此,諸多上市公司的招聘啟事顯示,除瞭優厚的待遇、完善的晉升制度外,職工還可以享受包吃包住、外宿補貼、六險一金、年終獎金等福利。
每當平均工資出爐,會引發不少爭議,不少網友調侃自己又“拖後腿”“被平均”瞭。那麼,人均薪酬真的是大量被高管拔高的結果嗎?
統計結果顯示,2023年制造業上市公司高管人均薪酬為156萬元,是平均水平的9倍左右。不考慮高管的影響,2023年上市制造業企業員工的平均工資為16.87萬元,略低於平均水平。被平均的情況固然存在,但同時也應看到,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不同企業之間的收入水平差異往往更大。
李小榮認為,一方面,在高技術制造領域,對員工的技術能力和專業知識要求較高;另一方面,制造業上市公司通常是大型企業,相對擁有更強的經濟實力。這些企業可能具備更多的資源和資金用於支付高薪酬,以保持競爭力並留住優秀的員工。
人均創收10年增長56%
企業的人力資源投入正在有效地促進創新並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
一般而言,當企業業務處於擴張階段時,往往帶動人員增加。反之,如果人手多瞭,而效率沒有提升,那麼企業將逐漸喪失活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產業重心逐步由制造業向服務業轉移。國傢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處於下降通道,由2014年的30.4%降至2023年的26.18%。
盡管如此,制造業上市公司的營收貢獻在上市公司群體中不降反升。
證券時報記者統計發現,整體來看,最近10年,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在員工增長76%的情況下,所創造的總營收由10萬億元增至28萬億元,增幅達到1.8倍。制造業上市公司所創造的營收占A股上市公司總體的比例,也由2014年的32.36%增至2023年的39.19%,提升瞭7個百分點。由此可見,其產出增長遠遠高於人員增長幅度。
對應地,制造業上市公司的生產效率不斷加強。10年間,其人均創收由119萬元增至185萬元,人均創利也增長瞭近六成。在3000多傢制造業上市公司中,人均創收超過500萬元的有100傢以上,其中上海石化、浪潮信息、衛星化學、中國稀土、智飛生物等一眾公司的人均創收超過瞭800萬元。相比之下,全社會人均GDP尚不足10萬元。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澎湃浪潮中,上市公司顯然已成為產業提質增效的主陣地。
對任何一個產業來說,特別是衡量制造業的發展來說,吸納就業能力至關重要,既代表著市場的需求,也代表著勞動力的供給。當前,我國經濟增速換擋,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即便如此,我國上市制造業公司依然表現出較強的就業韌性,表現出蓬勃的生命力。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