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舌之勇】
政府應在頂層設計層面構建一個多方協同的財務審計體系,讓會計師事務所、銀行、稅務部門能夠無縫銜接,攜手聯動。
孫勇
近來,會計師事務所遭遇多事之秋。繼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因涉金通靈造假案被江蘇證監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處罰之後,普華永道也陷入瞭造假旋渦。作為恒大的審計服務方,普華永道多年來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的財報,為恒大“遮風擋雨”,誤導瞭眾多投資者,充當瞭恒大弄虛作假的幫兇。而這兩起重大的造假案,隻是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和普華永道造假污點的一小部分。連日來,多傢上市公司分別與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和普華永道解約。受此影響,審計行業陷入嚴重的信譽危機。
機緣巧合,上周末我參觀深圳的一個畫展,與一位會計師事務所的大咖勁哥相識。勁哥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瞭近20年,是業內頗有影響力的資深專傢。在彼此介紹身份時,勁哥聽說我是證券時報的記者,就感到有些不好意思,自嘲地說:“我這個行業的從業者,都快變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瞭!”
接下來一番細聊,我從勁哥口中得知:目前,深圳會計師事務所的日子很不好過,人心浮動,很多從業者紛紛跳槽、轉行。勁哥和他朋友的事務所裡就有好幾位優秀人才辭職瞭。
網上有人發帖稱,會計師事務所的從業者很拼也很忙,由於工作的時效性要求,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強度很大,很多業內人士稱自己的身體處於“加速折舊”中。我就此向勁哥求證,勁哥表示認同,並吐槽說,這個行業非常“內卷”,競爭異常激烈。
不過,勁哥認為,相對於工作強度大和“內卷”,更大的挑戰來自審計行業中蘊藏的風險。他舉例說,會計師事務所接一單IPO,甲方支付的費用通常在600萬元—1000萬元之間。作為乙方的會計師事務所為瞭完成對擬上市甲方的財務審計,投入幾十個人,連續工作5、6個月是常態。即使會計師事務所全體工作人員盡職盡責,也很難保證對甲方的審計不出紕漏。因為一傢擬上市公司在多年運營中的財務流水太多,審計起來非常麻煩,不僅需要會計師認真投入,也需要銀行、稅務部門傾力配合。而事實上,銀行和稅務部門往往對會計師事務所愛搭不理,配合度相當有限,這就讓審計的最終效果打瞭折扣。一旦甲方成功上市,在全社會聚光燈的共同監督下,被曝財務弄虛作假,為之審計財務的會計師事務所就要承擔連帶責任,不僅要回吐甲方之前支付的費用,還要接受監管部門甚至司法機關追加的懲罰。
依據行規,作為乙方的會計師事務所服務、審計的甲方公司如果成功上市,甲方公司一般會長期聘請這傢會計師事務所作為自己的財務審計方。接下來審計該上市公司的信披財報,就會成為這傢會計師事務所的常規工作。如果該上市公司刻意弄虛作假,會計師事務所即使不被收買,想履責從嚴審計,也未必能審計出其中的“貓膩”,因為會計師事務所在申請調取該上市公司的資金或繳稅流水時,銀行與稅務部門常常以各種理由不配合。
基於以上原因,勁哥感嘆:會計師事務所的收益與風險遠遠不匹配。他認為,在防范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方面,僅僅敦促會計師事務所歸位盡責並輔以嚴刑峻法是不夠的。他希望,除瞭目前采取的監管手段外,政府還應在頂層設計層面構建一個多方協同的財務審計體系,讓會計師事務所、銀行、稅務部門能夠無縫銜接,攜手聯動。如此多方施策用力,才能從根本上徹底解決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不力的問題。
我認為,勁哥的說法不無道理,故記錄其言,寫成此文,供有識之士參考。
(作者系證券時報記者)
本報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