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力度也有廣度 港股上半年回購總額逼近去年全年

 2024-08-13  阅读 10  评论 0

摘要:行至年中,港股回購金額已經突破千億港元,逼近去年全年——今年以來,截至6月25日,港股市場已有180傢上市公司實施回購,回購總金額達到1187.62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大增170.21%,創出歷史同期新高。其中,39傢港股公司的回購金額超過1億港元,12傢超過10億港元。騰訊控股、匯

行至年中,港股回購金額已經突破千億港元,逼近去年全年——今年以來,截至6月25日,港股市場已有180傢上市公司實施回購,回購總金額達到1187.62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大增170.21%,創出歷史同期新高。

其中,39傢港股公司的回購金額超過1億港元,12傢超過10億港元。騰訊控股、匯豐控股、友邦保險、美團-W等4傢公司的回購金額突破百億港元,分別達到483.38億港元、195.87億港元、124.47億港元和120.47億港元。

回顧來看,2008年至2023年,港股史上出現瞭五輪回購潮,每次周期在6個月至8個月。值得關註的是,最近的一次港股回購浪潮從2023年開始,已經延續瞭近三年時間,不僅時間跨度長,而且規模遠超歷史水平。

市場上漲回購激增

今年上半年,港股回購有一個新的信號,回購並非出現在市場底部,而是出現在市場大漲的背景下,且回購廣度和力度進一步提升。截至6月25日,恒生指數年初以來漲幅約為6%,區間最大漲幅約為31%。去年同期,恒生指數跌幅約為5%。

港股本輪回購潮已經連續近三年。2023年至2023年,港股回購總金額分別為1035.16億港元、1264.96億港元。今年上半年,回購金額已超過2023年全年水平,距離2023年全年僅一步之遙。2023年,港股回購金額為461.27億港元。

在這一背景下,藍籌股不斷加碼回購,小市值公司也加入回購大軍。近兩年來,包括美團、騰訊、小米、京東、快手等在內的互聯網科技公司紛紛拋出大額回購計劃。

近三年來,騰訊回購手筆越來越大,2023年為26億港元,2023年為337.94億港元,2023年上漲至494億港元,2024年則拋出瞭千億港元回購計劃,目前回購額已逼近2023年。

繼去年11月底公佈10億美元回購計劃後,6月11日晚,美團又拋出20億美元回購計劃。美團6月6日公佈的2024年一季度財報顯示,截至季度末,公司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短期理財投資分別為508億元人民幣和878億元人民幣。

業內人士表示,港股科技公司持續大比例、連年遞增的回購,彰顯出對長期價值的充分肯定,有助於提升投資者信心。

國企出手主動加碼

央地國企也是港股回購潮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今年上半年,中國移動、中遠海控、中國石油化工股份、上海石油化工股份、中石化煉化工程等多傢央地國企披露瞭回購或增持計劃方面的公告。

今年以來,監管層反復提及“鼓勵上市公司通過回購註銷、加大分紅等方式更好回報投資者”,一些央地國企主動加入回購大軍。

業內人士分析,此番央地國企回購具有三大特點:一是單傢企業回購力度有所增大。例如,中國移動今年回購規模達到1.55億港元,而去年則沒有回購;二是打出回購、增持“組合拳”,比如中遠海控不僅回購瞭自身股份,還在5月底增持瞭中遠海運港口的股份,斥資約3332.38萬港元;三是從公司特征來看,回購公司多為千億港元乃至上萬億港元的大市值公司,屬於行業龍頭。

虧損公司“花式自救”

部分虧損的生物醫藥公司也加入回購隊伍。業內人士分析稱,這些港股公司股價跌幅較深,為避免因流通性不足而淪為“僵屍股”,不得不開啟“花式自救”以提升市值,回購就是其中一種方式。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至少有9傢虧損的生物醫藥公司進行瞭回購,如沛嘉醫療-B、創勝集團-B、和譽-B、微泰醫療-B、科濟藥業-B等。

這些公司的共同特征是:目前股價低於5港元,較發行價跌幅多在60%以上,成交冷淡等。

對此,中泰國際策略分析師顏招駿認為,受醫療行業、港股整體趨勢等因素影響,這些公司股價水平未達預期且交易量較小。部分公司是在投行的建議下實施回購,以求釋放自身股價被低估的信號。

“港股生物醫藥企業股價波動劇烈,與港股不設漲跌幅以及允許做空的機制有關。低面值、小市值公司的回購熱情相對更高,但實際效用有待觀察。”深圳一名私募股權人士認為。

醫藥港股回購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6476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区块链:行至年中,港股回購金額已經突破千億港元,逼近去年全年——今年以來,截至6月25日,港股市場已有180傢上市公司實施回購,回購總金額達到1187.62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大增170.21%,創出歷史同期新高。其中,39傢港股公司的回購金額超過1億港元,12傢超過10億港元。騰訊控股、匯
快捷菜单
TRX钱包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电话:

Copyright © 2020-2024 区块链 Inc.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