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城高校大洗牌,不隻是省會的“勝利”

 2024-08-13  阅读 5  评论 0

摘要:6月26日,隨著西藏公佈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分數線,至此,31省份2024年高考錄取分數線均已公佈。一邊是心儀的學校和專業,一邊是現實的分數和排名,這一次,1342萬考生將去向何處?根據教育部最新公佈的名單,42座重點城市(直轄市、省會城市和經濟大市)集聚瞭全國半

6月26日,隨著西藏公佈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分數線,至此,31省份2024年高考錄取分數線均已公佈。一邊是心儀的學校和專業,一邊是現實的分數和排名,這一次,1342萬考生將去向何處?

根據教育部最新公佈的名單,42座重點城市(直轄市、省會城市和經濟大市)集聚瞭全國半數高校(不含港澳臺地區高校),其中本科學校超過6成——

總體來看,北京以92所高校、68所本科毫無懸念地拔得頭籌,廣州、武漢分列第二、第三位;相比2014年,上海高校總數被武漢、重慶、鄭州超過,排名降至第六,天津超越合肥、哈爾濱,躋身十強之列。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高校總數雖隻有10所,但其“本科濃度”達到70%,僅次於北京和西安,十年間新增的4所高校均為本科;“最強地級市”蘇州也從一眾高行政級別城市的“包圍”中實現進位,高校總數反超呼和浩特、緊追蘭州,“本科濃度”也比十年前提高12個百分點。

教育非一夕之功。近年來,以廣東、浙江、河南為代表的經濟大省“瘋狂建大學”,明面上當然是瞄準痛點解決“有沒有”的問題,而在人口總量下降的大背景下,提高人口質量並盡早“鎖定”一批年輕人,更意味深遠。

格局

高考報名人數刷新紀錄的同時,高校規模也在繼續擴張。

截至今年6月,全國共有高等學校3117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868所,含1308所本科、1560所高職(專科)(以下簡稱專科)。

對比教育部去年發佈的《全國高等學校名單》可以看到,一年間,普通高校增加48所,其中本科33所,專科15所。進一步拉長時間線,2014年至今,普通高校共增加622所,包括389所本科和233所專科。

誠然,高校擴圍背後涉及新設、更名、專升本、獨立學院轉設等多種類型,而各地政府真金白銀的投入更是繞不開的推動力。

一個典型是,2015年廣東在全國率先啟動高水平大學建設後,為助力高校“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的資金投入早已超過百億元。

十年過去,高校數量超過100所的省份由8個增至12個,河南更以新增53所、總量174所的成績,力壓江蘇,成為“高校第一大省”。

落腳到城市身上,鄭州的“起色”也最為明顯。數據顯示,十年間其高校數量增加20所,為42座重點城市之最,並由此推高總量超過上海,排在北京、廣州、武漢之後,與重慶並列“高校第四城”。

與此同時,武漢、昆明的高校數量分別增加19所、17所,重慶、貴陽各有16所,廣州、西安、長沙、天津、南昌、杭州、長春等7城也有10餘所高校“進賬”。42座重點城市中,僅佛山和拉薩沒有量上的增長。

值得註意的是,對比2014年的全國高校格局,直轄市、省會城市依然強勢,而“後天努力型”城市亦實現進位,邁出重要一步。

其中,“最強地級市”蘇州的高校總數由20所增至25所,反超呼和浩特,排名上升一位至27,逼近西北高校重鎮蘭州(28所);新晉萬億城市煙臺新增8所高校,總數達到18所,一舉上升三個位次,與泉州並列第30位,排在銀川、海口、寧波之前。

結構

從歷史積淀中走來的“好大學”是稀缺的,地位自然難以撼動,由此也衍生出一道選擇題——後進生們補短板,是主攻本科還是力推專科?

可以看到的是,河南和鄭州目前的成效主要靠專科支撐。數據顯示,今年河南新增6所高校,包括4所專科和2所本科,目前全省共有114所專科學校,是全國唯一專科數量過百的省份,其中45所位於鄭州。

整體而言,中西部省會都在建設專科學校上下瞭不小力氣。比如昆明過去十年新增17所高校,其中11所為專科,涉及消防、輕紡織、水利水電等辦學領域;貴陽十年新增16所高校,包括8所專科,覆蓋農業、食品、文旅、生態能源等行業。

有學者認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大勢所趨,如果能把職業性、實務性、操作性的教育與地方優勢產業、資源、人口、市場等要素有機結合起來,將是中西部地區彎道超車的一種重要舉措。

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一向在高教榜上不具優勢的深圳,高校總量隻有10所,在42座重點城市中排名第38位,但“本科濃度”高達70%,僅次於老牌高教重鎮北京(73.9%)和西安(71.4%)。

值得一提的是,寄望建成“深圳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深圳理工大學日前已正式獲批,今年將首批招生。

官方表示,所有學生入學一年後可根據興趣自主選擇專業,“可選專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神經科學、生物技術、藥學、生物醫學工程”。

相較2014年,深圳的“含本量”提高20個百分點,而相鄰的東莞,情況也頗為相似:7所高校、4所本科,“本科濃度”達57%。

事實上,作為大灣區城市,深莞在“中外合作辦學及內地與港澳合作辦學”的助力下,具備集中火力辦本科的優勢。目前,廣東建成的6所合辦大學中,2所落子深圳,1所佈局東莞。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開放招生的香港城市大學(東莞)首批設立的四個本科專業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制造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被視為結合瞭“大學優勢學科、大灣區發展所需以及東莞的產業基礎和未來發展戰略”。

集聚

作為經濟-人口的主要承載地,42座重點城市集聚瞭全國52.1%的高校,按辦學層次分,包括63.1%的本科、51.3%的專科。

具體到地方層面,省會(省府)依然是高校佈局的“主陣地”——

截至今年6月,西部地區的西寧、銀川、拉薩“高校首位度”超過70%;

西安、哈爾濱、長春、武漢等老牌高教重鎮的“高校首位度”保持在60%以上;

42座重點城市中僅濟南的“高校首位度”不足三成。

事實上,十年過去,大部分省會(省府)的“高校首位度”已有所下調,高教資源開始顯現出向省內其他城市分散佈局的趨勢。

比如廣州,2014年有72所高校,占廣東全省的57.6%,今年這一比例降至50.1%;另一個降幅較大的是成都,“高校首位度”由2014年的51.5%降至最新的42.4%;高教大市南京的“高校首位度”也僅30.2%,比十年前下降2.6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伴隨萬億城市的擴容,本科院校向經濟大市集中的態勢也愈發明顯,“大城”與“大學”表現出更強的一致性。

其中,廣州、深圳、東莞、佛山集聚瞭廣東全省71.2%的本科院校,濟南、青島、煙臺的“本科含量”占山東全省的比重也達到73.2%,明顯高於專科院校的集中度(廣東四市集中瞭59.8%的專科、山東三城集中瞭37.8%的專科)。

相較而言,江蘇的“均衡性”更強——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南通集聚瞭全省64.5%的高校,包括65.3%的本科、63.8%的專科。

值得註意的是,廣東和江蘇在高教資源的佈局思路稍顯不同。

前者92所專科院校有45所放到瞭省會,這也導致廣州的“本科濃度”僅46.4%,在高校規模十強城市中僅高於重慶、鄭州和長沙;

後者94所專科院校隻有18所落子南京,保證省會城市“本科濃度”(65.4%)的同時,讓蘇錫常通“分攤”42所專科院校培育職業技能型人才。

當然,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從質量上來說,“雙一流”是更受關註的指標,京滬很長時間內難有挑戰者,但條條大路通羅馬,緊緊抓住教育-科技-人才這條主線,應是各地立起高校大門之後更為迫切的任務。

計算機高校深圳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6476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区块链:6月26日,隨著西藏公佈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分數線,至此,31省份2024年高考錄取分數線均已公佈。一邊是心儀的學校和專業,一邊是現實的分數和排名,這一次,1342萬考生將去向何處?根據教育部最新公佈的名單,42座重點城市(直轄市、省會城市和經濟大市)集聚瞭全國半
快捷菜单
TRX钱包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电话:

Copyright © 2020-2024 区块链 Inc.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