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費讓利留客戶 銀行理財再掀“價格戰”

 2024-08-13  阅读 11  评论 0

摘要:銀行理財市場再掀“價格戰”。6月以來,中銀理財、農銀理財、交銀理財、光大理財、華夏理財、上銀理財等10餘傢銀行理財公司發佈費率調整公告,有的公司直接將部分理財產品費率降為零。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價格戰”主要受近期理財產品收益承壓影響,銀行通過推出費率優惠,提

銀行理財市場再掀“價格戰”。6月以來,中銀理財、農銀理財、交銀理財、光大理財、華夏理財、上銀理財等10餘傢銀行理財公司發佈費率調整公告,有的公司直接將部分理財產品費率降為零。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價格戰”主要受近期理財產品收益承壓影響,銀行通過推出費率優惠,提高自身理財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讓利投資者。但是,拼價格並非長久之計,隻有業績表現良好,才能真正增加客戶黏性。

再度打響“價格戰”

6月20日至12月24日期間,民生理財對旗下貴竹固收增利盈系列某理財產品給予瞭費率優惠。其中,該產品固定管理費由0.5%降至0.04%,銷售費由0.5%降為0.15%,托管費由0.03%降為0.01%。

除民生理財外,6月以來,中銀理財、農銀理財、交銀理財、光大理財、華夏理財、上銀理財等多傢銀行理財子公司對旗下部分理財產品費率實行階段性優惠。

上海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近期調降費率的理財產品,主要以固定收益類和現金管理類產品為主,調降的費率涵蓋銷售費、托管費、固定管理費三項銀行理財產品的“固定費用”。

此輪降費,已是今年銀行理財“價格戰”第二波。今年4月,民生理財對旗下多隻正在發行的理財產品實行降費;光大理財於4月23日起,開展部分理財產品費率優惠活動,優惠後的費率低至0.05%或0.01%。

普益標準研究員李振宇告訴記者,銀行理財公司再度掀起“價格戰”,主要因為近期銀行多次下調存款利率,導致現金管理類及固定收益類產品的收益承壓較大,疊加理財投資“資產荒”愈加嚴峻等因素,理財產品的收益表現普遍下降。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5月,全國銀行理財市場現金管理類產品月均7日年化收益率為1.98%,較4月環比下降14個基點;固收類產品過去3個月投資收益為0.76%,較4月下降6個基點。

降費率是一把“雙刃劍”

華東一傢銀行理財人士表示,對於銀行理財公司而言,降低產品費率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銀行理財公司通過降低銷售費等這些“固定費用”的費率,有助於及時增厚投資者收益,促使理財產品在與同類產品競爭時顯得更具吸引力,幫助銀行理財公司擴大市場份額,吸引更多資金流入。

“銀行理財公司通過費率調整,可以增加產品吸引力。從實際影響看,在業績比較基準下調時,能夠傳達與客戶共進退的信號,這具有積極意義。”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楊海平說。

另一方面,降費率會直接影響銀行理財公司的收入,壓縮其利潤空間。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認為,雖然降低費率有利於理財公司提高理財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但費率過低或無法覆蓋運營成本,也不利於理財公司可持續經營。

在產品收益欠佳的背景下,銀行理財公司通過降費率吸引投資者成為一種“階段性”選擇。“伴隨理財產品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理財產品的‘階段性降費’可能會成為一種常態。”李振宇說。

拼價格不如拼價值

業內人士認為,要留住客戶,理財產品隻降低費率還遠遠不夠。銀行理財公司須通過提高產品管理能力,為客戶帶來投資收益和價值,建立可持續的獲客渠道。

長期來看,投資者預期目標的實現更為重要,良好的業績表現才能真正增加客戶黏性。“降費讓利,對投資者的直接影響是階段性且相對有限的,理性的投資者並不會僅根據費率水平來選購和繼續持有理財產品。”李振宇說。

婁飛鵬表示,盡管降低費率是增加理財產品對投資者吸引力的一個方式,但盲目降低費率並不可行。銀行理財公司應強化投研能力、做好資產配置來提高收益。

“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對財富管理行業產生瞭深遠影響,銀行理財公司跟進調降產品費率順應瞭這一趨勢。”李振宇表示,綜合費率的降低與薪酬制度的規范,將倒逼銀行理財公司降本增效,聚力提升投研能力,投資者也有望從這一趨勢中獲益。

“市場對理財投資的需求潛力仍然巨大。”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未來,銀行理財公司應提升資產配置能力,繼續加強債券等固收資產配置,保持一定比例高票息資產,合理調節債券久期等。同時,適度增加部分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提升整體收益水平。

光大銀行銀行上海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6476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区块链:銀行理財市場再掀“價格戰”。6月以來,中銀理財、農銀理財、交銀理財、光大理財、華夏理財、上銀理財等10餘傢銀行理財公司發佈費率調整公告,有的公司直接將部分理財產品費率降為零。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價格戰”主要受近期理財產品收益承壓影響,銀行通過推出費率優惠,提
快捷菜单
TRX钱包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电话:

Copyright © 2020-2024 区块链 Inc.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