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總規模突破31萬億 主動權益反降逾三成

 2024-08-13  阅读 11  评论 0

摘要:證券時報記者 餘世鵬公募基金總規模突破31萬億元,備受市場關註,而主動和被動投資基金出現的結構背離,也同樣不容小視。證券時報記者統計發現,從2023年至2024年5月末,在公募基金整體規模屢創新高的背景下,主動權益基金規模卻下降瞭超過30%。受訪人士分析,主動權益基金規

證券時報記者 餘世鵬

公募基金總規模突破31萬億元,備受市場關註,而主動和被動投資基金出現的結構背離,也同樣不容小視。

證券時報記者統計發現,從2023年至2024年5月末,在公募基金整體規模屢創新高的背景下,主動權益基金規模卻下降瞭超過30%。受訪人士分析,主動權益基金規模下降,和市場行情等因素有關。這種狀況的持續存在,也反映瞭更深層次的問題——市場對公募基金的主動投資能力並未完全信任。

主動權益持續下降

根據基金業協會發佈的最新數據,固收類產品的爆發是基金總規模突破31萬億元的主要因素。和4月末數據相比,債券基金規模從6.14萬億元增至6.46萬億元,貨幣基金規模從13.43萬億元增至13.67萬億元,兩者規模合計增逾5000億元。與此同時,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的規模均有所下降,前者從3.18萬億元降至3.14萬億元,後者從3.72萬億元降至3.66萬億元。

“公募基金整體管理規模突破31萬億元,這是非常亮眼的總量數據。但從結構來看,主要貢獻是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5月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規模均較4月下降。再往前看,實際上從2023年末或2023年初開始,主動權益基金規模一直延續下降態勢,下降幅度還不小。”某中小公募高管對證券時報記者說。

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從2023年1月末至2024年5月末,股票型基金規模從2.41萬億元增至3.14萬億元(產品數量從4056隻增至5024隻)。不過,如果僅統計其中的主動股票型開放基金,其規模實際上是從1.3萬億元降至8943.89億元,下降幅度達31.2%。之所以出現這種反差,是因為期間股票型ETF的規模從0.97萬億元增至1.84萬億元,其他非ETF的股票指數與增強指數基金也有所增長。

同期,混合型基金規模從5.67萬億元降至3.66萬億元,下降幅度達35.45%。綜合來看,在公募基金整體規模突破30萬億元並屢創新高的背景下,主動權益基金規模不升反降,降幅超過瞭30%。

市場信任度仍承壓

不難發現,在總規模超31萬億元的背後,公募基金的主動投資和被動投資呈現瞭明顯的“背離”狀態。值得提及的是,這種背離是在近幾年迅速形成的,與主動權益基金的虧損困境不無關系。

以今年上半年的情況為例,數據顯示,上半年共有1403隻主動權益基金實現正回報,占比32.67%;2885隻主動權益基金處於虧損狀態,占比67.19%。其中,有1271隻主動權益基金凈值跌幅超過10%,凈值跌幅超過20%、30%的主動權益基金則分別有259隻、21隻。重倉小市值股票的基金,上半年業績慘遭墊底,計算機、醫藥生物、傳媒等賽道的主題基金業績慘淡。

“主動權益基金規模的下降幅度是較為明顯的,如果拋開這一視角,僅從總規模上去看待公募基金的發展,是片面的。”上述某中小公募高管表示,主動權益基金規模下降,直接原因是市場行情不佳導致基金凈值下降,由此帶來基金份額贖回。短期來看,這種狀況暫時得不到明顯緩解,公募基金主動投資能力的市場信任度仍將承受壓力。

基金投資業績的持續虧損,實際上還會在其他方面形成相關反應。今年4月,雖然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助推公募整體規模突破30萬億元,但相對於居民存款餘額,公募基金規模的增速仍顯得遜色。上海某公募人士直言,特別是2023年以來,在A股表現欠佳期間,存款規模增量遠高於公募基金規模增量。該公募統計的數據顯示,2023年12月末、2023年12月末,公募基金整體的增量規模分別為0.5萬億元、1.6萬億元,儲蓄存款餘額規模增量則分別達到17.8萬億元、16.7萬億元。

提升主動管理能力

針對上述現象,某公募人士也發出瞭“靈魂之問”——公募基金的專業資產管理能力,到底應該體現在什麼地方?

該人士認為,從基金業乃至整個資本市場共識來看,公募基金最重要的專業能力,是主動管理能力。“公募基金這幾年發展迅速,從規模上看早已是‘資管領頭羊’,在專業能力上是否也應與保險、銀行理財有所區別?如果僅體現在被動投資上,特別是近期市場熱衷的ETF,那公募基金的專業色彩必然會黯淡許多,也會比較尷尬。”他說。

“主動管理能力是公募基金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甚至是立足之本。”某中型公募總經理對證券時報記者稱,從過往的行業數據來看,如果基金公司投資業績排名達到前1/4分位,管理規模的增長會明顯高於行業平均水平。此外,在股票供給明顯增加之下,主動投資管理能力為投資人創造價值的重要性,將會更加凸顯。

縱觀公募基金26年的發展,第一個“十萬億”規模出現在2017年,貨幣基金是主要貢獻。從第一個“十萬億”到第二個“十萬億”(2023年),公募基金隻用瞭3年,期間的主要推動力就來自主動權益基金。不過從2023年到2024年初,公募基金的第三個“十萬億”,主要貢獻者又回到瞭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

“這兩年來,公募基金並不缺乏政策支持,從整體的高質量發展定調到權益基金降費讓利,都意味著公募基金發展前景依然被看好。在這過程中,‘大力發展權益基金’被多次提及。這既包括被動權益基金,如ETF和指數增強基金,也包括主動權益基金。後者要有新一輪發展,可能需要一點時間,但目前一些舉措已在推進中。”北京一傢大型公募基金的副總經理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上述人士認為,恢復投資者對公募主動投資能力的信任,需要市場行情回暖,這和大的經濟環境有關。就基金業而言,一是要由賣方銷售模式向買方投顧模式轉型,二是要通過加速“去明星化”增強基金公司的投研韌性。基金公司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歸根結底,要為千千萬萬的持有人賺到錢,要把持有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回歸本源、彰顯專業。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6476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区块链:證券時報記者 餘世鵬公募基金總規模突破31萬億元,備受市場關註,而主動和被動投資基金出現的結構背離,也同樣不容小視。證券時報記者統計發現,從2023年至2024年5月末,在公募基金整體規模屢創新高的背景下,主動權益基金規模卻下降瞭超過30%。受訪人士分析,主動權益基金規
快捷菜单
TRX钱包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电话:

Copyright © 2020-2024 区块链 Inc.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