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二十年:生动折射文化企业转型升级轨迹

 2024-07-18  阅读 13  评论 0

摘要:吴瞬5月27日,有着“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之称的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闭幕。深圳文博会不仅是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也是中国最早创办、规模最大的文博会,更是早已成为全国文化产业的

吴瞬

5月27日,有着“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之称的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闭幕。深圳文博会不仅是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也是中国最早创办、规模最大的文博会,更是早已成为全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检阅台、风向标、推进器,一大批中国的文化企业从这里出发走向世界,持续推动文化新领域、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

2004年,文博会在深圳诞生,回首过去的二十年,文博会日渐强大。展示规模从首届的4.5万平方米,扩大到第二十届的16万平方米;线下展商数量从首届的700多家增加至第二十届的3076家;参会国家和地区从首届的10个增加至第二十届的108个;近年来每年都吸引国内外超10万种文化创意产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辐射到全球百余个国家和地区。

二十年来,文博会坚守初心,全力推动中国文化产业进步的勇气和决心始终未变。文博会始终以博览与交易为核心,全力打造中国文化产品与项目交易平台,促进和拉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文博会现已成长为中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实效和影响力的展会,成为助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台,扩大文化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作为一个生长于深圳、影响力日益覆盖全球的展会,改革创新的精神深深根植于文博会的内在基因。毫无疑问,文博会因改革创新而生,因改革创新而兴,未来将因改革创新而不断壮大。因此,本届文博会有着太多的创新与变化,展现着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图景。

一是文化产业“顶流”和“新势力”同台竞技、百花齐放。本届文博会文化产业头部企业参与度再创新高,吸引了历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以及海内外超220家头部文化企业参展。腾讯、华策影视、歌华传媒、中影等行业“顶流”与近年来迅速崛起的字节跳动、小红书等文化产业“新势力”共舞,展现着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二是“首展”“首秀”“首发”大幅增加。本届文博会展期举办了100场以上的创新项目及新品发布会,达到历史新高;还举办了20场以上的招商会、推介会、订货会等活动,中影、华侨城、德国法兰克福书展等众多机构、企业在文博会上“首展”“首秀”“首发”,凸显文博会作为文化产品首发秀场的地位。

三是文化出海“新三样”展现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力。承载着东方神韵、在全球刮起“中国风”的文化出海“新三样”——网文、网剧、网游等深受国际市场青睐的文化出海“新军”在文博会上展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

四是新质生产力成为文博会新热点,AI、VR等新技术正逐渐渗透到文博会的方方面面。文博会作为一个面向世界的舞台,不断促进科技充分赋能文化产业,不少文化企业均在产品中应用最新技术,为传统文化插上了现代科技的翅膀,展现着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广阔发展前景。

五是文博会国际“朋友圈”持续上新,海外参展商越来越多,中外文化“顶流”融合汇聚。本届文博会设立国际文化贸易展,国际展区面积从上届3000平方米扩大至本届2万平方米,线上线下参展的海外国家和地区由上届的50个增加至本届的60个。

更为重要的是,文博会这一大舞台的发展,生动折射出中国文化企业转型升级的清晰轨迹:“融合发展”成为很多参展企业共同的特点,由低端变高端、从产品到产业,通过融合实现文化产业的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已经成为文化企业的共同追求。以深圳为例,通过“文化+科技”的融合,产生了华强文化科技集团;通过“文化+旅游”的融合,产生了全球最大的主题公园群华侨城;通过“文化+金融”的融合,产生了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

毫无疑问,本届文博会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届展会。站在二十年的新起点,文博会的“文化之旅”正越走越顺,越走越高。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发表评论:

管理员

  • 内容64764
  • 积分0
  • 金币0
关于我们
区块链:吴瞬5月27日,有着“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之称的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闭幕。深圳文博会不仅是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也是中国最早创办、规模最大的文博会,更是早已成为全国文化产业的
快捷菜单
TRX钱包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
电话:

Copyright © 2020-2024 区块链 Inc. 保留所有权利。